編者按:為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,展現教師在日常教書育人中的感人故事,鄭州教育博客特面向廣大博友發(fā)起“教育故事我來講”主題征文。今天推出博友小呂不在家的優(yōu)秀征文——《撐一支船蒿,向教育更青處漫溯》。
善于發(fā)現,做心細的教書匠。
在教育的旅程中,每位教師都希望能夠點亮學生心靈的燈,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。而要實現這一目標,關鍵在于發(fā)現每個學生的獨特之處,即他們的閃光點。這些閃光點,或許是一種特殊的才華,或許是對某個領域的濃厚興趣,也可能是某種令人贊賞的品質。無論是什么,它們都是學生個性中最璀璨的部分,值得我們去發(fā)掘、去珍視、去培養(yǎng)。李校長在書中這樣說過,發(fā)現是一種能力,被發(fā)現是一種幸運。我不禁反思,我擁有發(fā)現他們美好的能力嗎?我的學生會得到這種被發(fā)現的幸運嗎?
發(fā)現他的閃光點,要尊他的個體差異,浪花四班是我人生中接手的第一個班級,53位孩子他們各有優(yōu)點。舉個例子吧,我們班的小塵同學 ,他的人設有馬虎、細心、負責,為什么說他馬虎,因為在學習中他總是不斷地出各種小錯誤,一度讓我覺得頭疼,心想這個在學習上大大咧咧的男孩該怎么辦?后來在一次班級打掃除中,他主動申請負責整理講臺前格子里的書籍,以及圖書柜的書,我留意到他會把每一本書按照類別整理好,規(guī)規(guī)整整的放到格子里,整理完畢后還會細心的檢查一遍。從這我發(fā)現了原來他也有細心的一面,就此我立馬表揚了他的細心負責。他那一天超級開心,在后面一次班干部競選中,他承擔了科學學習委員一職務,在后面一段時間里我也會和李老師聊到小塵,李老師也是多次夸到他很負責,科學成績在那段時間里也是逐步上升。馬虎也是他、負責也是他。多盯著他的閃光點看,隨之鼓勵他、肯定他。那他一定會越來越優(yōu)秀。
發(fā)現她的閃光點,讓她在自信中成長。我們班有個女孩子,在帶班初期她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文文靜靜、不會高聲說話的小女孩,上課回答問題時聲音很小很小。我想可能是因為不自信,我就一直在找合適的契機去鼓勵她大聲發(fā)言。在一次德育作業(yè)中我發(fā)現她的朗誦非常棒,在視頻中見她落落大方的朗誦著詩歌,那一刻我就想時機來了。便就在班級中夸獎她的聲音很好聽,朗誦很有范。我知道她被肯定的那一刻一定是開心的,在后來的語文學科活動,詩朗誦中,她落落大方的站在講臺上朗誦著自己所作的詩歌,聲音鏗鏘有力,慢慢的我發(fā)現她在語文課堂上舉手的次數越來越多、聲音也越來越洪亮??粗絹碓阶孕牛乙泊蛐牡桌镩_心,真的有那種小小的成就感,因為我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影響一個孩子。
發(fā)現是一種能力,被發(fā)現是一種幸運,希望接下倆我能繼續(xù)擁有這種能力,我的學生能擁有這種幸運。
放慢腳步,做個耐心的教書匠。
教育是一種“慢”的藝術,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。在教學中,教師要耐心等待學生成長的步伐,不催促學生,更不強迫學生。否則,拔苗助長式的教育,不僅讓教師教得很累,也讓學生學得很累。教師必須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,否則教師的求快常常讓學生的深入思考和深入學習成為泡影。教師要給學生慢慢品嘗知識和慢慢消化知識的時間。
教學初期,我急于想讓全班的孩子出成績,便會帶著他們一遍又一遍的讀、寫、背重點知識,我自認為自己下了很大功夫應該會有可觀的收獲吧,但是每次考試并不出色,我回頭復盤時會發(fā)現班級中會有一部分同學分數始終很低,我就在反思我的我的教學方法是不是有問題的,教學節(jié)奏是不是太快了,始終面向的是哪些程度較好的同學,而沒有回頭看一看、等一等這些跑的較慢的同學,在后期我也常常找到他們給他們單獨講解知識點、帶他們練字、鼓勵他們,在不斷地激勵中是能看到他們在進步的。同時我也覺得應該給自己一點時間,不能上來急于一口吃成個胖子,無論是教育教學還是班級管理我都要慢慢去學習的。我要學會等待,等待孩子們的成長、等待自己成長。
好像在我們的教育詞典中,只有“趁熱打鐵”沒有“文火慢燉”,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:“教育是農業(yè)而不是工業(yè),教育就像農業(yè)一樣,需要一個緩慢的生長過程,需要一個很長的周期,而不像工業(yè)產品那樣,迅速出爐”。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也會更加專注于孩子們的成長軌跡,用心感受他們每一次的進步和變化,放慢腳步,學會等待,相信每一朵花都會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。